22、超前锚杆适用于地下水较少的软弱破碎围岩的隧道工程,采用中小型机械施工,采用早强砂浆锚杆和不小于Ф22的螺纹钢筋。
23、管棚施工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用于对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
24、初期支护包括:喷射混凝土(干喷C20、潮喷C20、湿喷C30-35、混合喷C30-35)、锚杆(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摩擦型、预应力型)、钢支撑(钢拱架、格栅架)、锚喷支付等。
25、衬砌施工顺序:由下到上、先墙后拱的顺序连续浇筑。纵向分段进行,长度约8-12m。全断面开挖或大断面开挖的隧道衬砌施工应尽量使用金属模板车灌注混凝土整体衬砌。
26、隧道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衬砌压浆防水是强度应达到70%方可压浆,且每隔20m左右用1m厚的浆砌片石。
27、洞内排水每隔20m左右用1m厚的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做阻浆隔墙,分段进行压浆。压浆顺序由下至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向上坡,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
28、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工前进行。二次衬砌前应检查防水层质量,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29、洞口施工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使可用管棚支护,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30、明洞施工中:边坡稳定,先墙后拱;边坡差拱脚承载力好,先拱后墙;半路栈明洞,墙拱交替法。先外墙边墙、拱圈、内墙边墙。
31、浅埋段工程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坑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完整可采用多台阶开挖法。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32、五级以下围岩,应尽快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
3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洞跨的1倍。
34、机械通风必须具有通风机和风道。通风方式包括:风管式通风、巷道式通风、风墙式通风。
35、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段可用220v,瓦斯地段不超过110v,一般作业不超过36v,手提作业为12-24v。
36、处理涌水方法:超前钻孔、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37、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1)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穿越断层或破碎带;穿越底层覆盖过薄地段;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2)隧道设计考虑不周:选隧道时地质调查不详,未查明可能塌方的因素;缺乏隧道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引起施工方案失误。(3)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不适应;喷锚支护不及时;没按规定测量或信息反应不及时;爆破药量过多造成坍塌;危石检查不重视引起岩层坍塌。
更多一级建造师信息请查看:一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