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2014《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讲义第五章第2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20日

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述

考试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1)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4)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了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例题·单选题】(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C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我们应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例题1·多选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 )。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