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2014《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讲义第二章第1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19日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考试内容:熟悉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例题1·单选题】(2008年)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所决定的。

A.劳动的二重性

B.劳动的差异性

C.生产和交换

D.生产和消费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答案]B

【例题3·多选题】抽象劳动是( )。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答案]ABCE

【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B.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E.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答案]ABCD

(三)商品的价值量

考试内容:掌握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了解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题1·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决定的。

A.具体劳动时间

B.交换价值

C.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D

【例题2·多选题】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具体劳动时间成正比

B.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D.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答案]BD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