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抓关键句
同样,在文章和段落中,还有一些句子也是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比如首尾句、启承句、感叹句、引用句和发表议论的句子。这些句子大都表达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
五、 不定性原则
我们要把握,一些选项是要仔细推敲的。“作者认为什么什么是正确的”形似这样的选项多数都是错误的选项,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轻易的给作者的观点定性。
六、 推论慎选
还有一些选项,也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开的,像是“因此,我们不得不……”、“所以,我们一定要……”、“我们应该……”这些选项一般看起来很有道理,也有让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他们的蛊惑性,但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些推论,是谁的推论。如果是作者在材料中就已经表明了的,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它就算命题人的推论,是要排除的错误选项。(一般命题人不会那么善良的去帮你总结题意,而他们出此类题的陷阱就是说的好像是真理一样,让你有认同感,然后就叼你上钩)
七、 确定语境
有的时候,材料讨论的范围是比较明确的,而有时,一些选项故意的夸大了材料所讨论内容的范围。比如材料中只是说中国的一些现象,而选项给出的是世界环境都怎样怎样,这样的选项就值得商榷了。一般我们可以确定,超出语境范围的选项不选。(严守纪律,不可随意瞎想延伸啊)
八、 责任原则
最后一条,简单得说,就是命题人他对正确答案一定是高度负责的,反过来说,命题人对错误答案是不负责任的,换句话说,正确答案是更经得起推敲的。所有有些时候我们用带入法,把选项带到材料当中,推敲一些,一些看似迷惑性很强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总之行测的出题原则就是逼迫你,在极其紧张的环境中考验你大脑的灵活反应能力。所以,按照辅导书上的套路做固然没错,但我们在打常规战的同时,不如解放思想,灵活战术,搞点小游记,多多的运用排除法,代入法等花招,做到能1不2,能2不3.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果断放弃,朝着后面更光明的题目狂奔!最大化利用时间!
此外行测每年都有高分,这个不假,但那真是凤毛麟角,所以行测有你不会的很正常,你个人主观认为都会做,那恭喜你,要完蛋了。
多做题总是有好处的,在平时看到各个秒杀啊,技巧啊,确实可以用,但仍需要大量做题熟练掌握后,在考场那种紧张的压力环境中才能发挥出来。 坚决不要做模拟题,那样只会误导你的背靠方向。此外在做真题的时候,因为所有的真题都是偷拍版,也没有官方给的标准答案,所以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不要纠结于某个题的对错,在剩下的2个月里,要达到量变达来质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