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逻辑填空:对于逻辑填空,大多数学生的做题方式便是凭借语感,当然语感一定很重要,但是要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语感有些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通过训练形成正确的语感,这在考前的复习中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安排如下:
(1)把09—13年真题中逻辑填空部分选项出现的词语或成语都用字典查清楚,弄明白,常考的词语或成语数量是有限的而且经常有重复出现的情况,所以对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词语、成语的复习就尤为重要,在复习中一定要把每个选项都熟练掌握,并且还要注意辨析选项常考的角度:词义范围、搭配对象、语意侧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
(2)牢固树立语境意识,这是近年来逻辑填空考察的一个重要考点,即考生要把握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题干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便一个人 、口若悬河”,答案有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虽然每个成语都有表达一个人健谈的意思,但是在语境上,所需成语要能够与口若悬河相呼应,所以最恰当的选项就应该是滔滔不绝,因为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
(二)判断推理部分:
1.逻辑判断: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在考试中出现的较少,一般有3-4道题,但这种题型是逻辑判断的基础,也是得分的关键,大家必须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常考考点:1、直言和复言命题的矛盾关系;2、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3、朴素推理。此类题型重点就在于掌握推理规则,复习的过程可以翻看自己以前上课时或自己复习时所整理的笔记,一定要将推理规则熟记于心。可以说这一部分题目只要推理规则掌握好了,基本是可以得到满分的。
可能性推理题目一般会有6-7道题目。在这部分其实大多数考生所面临的问题是读完后,不知所云,凭感觉在做题,用考生的话说就是觉得和言语题目一样, 其实不然,在阅读可能性推理的题干时要用逻辑思维从中找出3点:1、论据和论点;2、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3、注意题目问法分清题型,同样的题干不同的问法题型答案会截然不同。关注到以上三个问题之后就是重点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漏洞,也就是出题人在从论据得到论点的时候出现了哪种逻辑学的问题,按照这个漏洞和问题就可以筛选出正确答案了。
2.定义判断:对于这部分题目,应该是考生可以保证90%正确率的题型,然而很多考生却无法保证这么高的得分率,原因最重要的便是不细心,例如问法理解上的错误,到底是选择符合还是不符合的,题干中是否出现了“除了……”字眼等,所以我们在备考时要善于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首先看到一个定义要先找其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目的、影响。其次考生必须要铭记定义判断同样是选择最佳答案,因此在选不出答案的情况下,别忘记选项归类法!最后定义判断其实就是对一个名词的定义,正确答案就必然含有这个定义的关键词,比如:数学定义为研究数字的科学,那么正确答案一定与数字有关,如若能够掌握这个技巧,在你做题目的过程中往往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