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向市场,发扬光大,我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更多的关注民间文化,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创造更多的对接平台。
四、“给定资料4”划线部分写道:“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以《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
曾被国人引以为傲的“世界加工厂”生产模式遭遇困境。被阻击于产业链下游,以巨大的环境、劳动力代价换取微薄的收益,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人口红利的减少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在于自身内在价值创生能力的薄弱。尤其在于,决定产品的品牌价值背后的文化力量的稀缺。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最不缺乏的应当就是文化。无论是汉唐的丝绸之路,还是宋明的海上陶瓷贸易,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至今为世人敬仰。但近代的文化衰落,尤其是保守的文化战略,使得中国文化长期被阻绝于世界主流文化之外,成为不为人知的小众文化。而一贯推行的低价战略,使中国制造成为廉价产品的代名词。推动文化创造性输出,不仅是在于品牌塑造,更在于奠定自己的精神文化生长点,使中国文化摒弃死气沉沉的昨日,回归其生机勃勃的本来面目,成为支撑商业精品的雄厚文化基础。
文化输出在于自身的成长。交流和对话促进人的成长,同样,也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文化,在生活中发芽、生长,浸透着个体生命对独特生存空间的生命体验。是国民在安身立命、沉思探索的全景反映,是一个民族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心态,更是开创未来、追寻梦想的精神影像。开放的中国需要自己的文化大使,最有价值的“中国制造”恰恰是那些能够把开放、奋斗的中国故事传播向整个世界的人才。李小龙先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奋斗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全新的形象,其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以功夫为载体、富于东方哲思和创新精神的中国文化的强势传播。
文化输出更在于价值的认同。文化沟通的背后,是不同生活表层之下,所体现的共通的人性体验,彼此都有的喜怒哀乐,体现的,是价值的认同,感情的沟通。在传播和体认中,能够彼此结合成为价值共同体。无论是奉行创造快乐的迪斯尼还是专注于构建未来生活的苹果,其价值理念的传播,均以普遍存在的人性为基点。同样,文化意义上的中国,需要输出和传播的,正是这些超越民族和政治的人性。无论是海尔的真诚服务,还是联想的成就客户,都是优秀中国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