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八毛钱与十万元的较量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22日

第二,依靠外部监督,破解信息不对称。

由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很强,医生的诊治活动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并不能为患者所知晓,在患者和医生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医生会产生糊弄病人或者偷懒卸责的主观故意,而患者因为无法对医生诊疗是否得当作出妥当和清晰的判断,因此,依靠患者对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依靠患者以外的外部力量对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履行监督职责,对各个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明显违法的行为予以处罚,运用行政手段和行政力量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应当选取具有医疗相关知识的人员组成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机构,主要对医疗手段的适宜性作出判断,并对医生水平、医疗纠纷等作出评定。

第三,完善医德考评体系。

医德问题也是产生过度医疗的重要原因。一些医生为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罔顾患者身体健康,使得患者对医生失去信任,甚至产生情绪对立。当一个部门或群体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因此,提升医德,也是解决过度医疗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并进行年度考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医德考评分为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等三个步骤,其内容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患者保密、不歧视患者、廉洁行医、因病施治等方面。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应该说这是我国在医德考核方面的一大进步。但这种医德档案的考核内容难以量化,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这种考核制度更具有操作性。

解决过度医疗问题,让公众在医疗保障方面得到跟大的实惠,既能切实的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而且能够帮助医院和患者之间重建信任,真正的体现我国执政为民的理念。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