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贯彻了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广州市这部分政府机关的作法无疑是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推进与秉持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回应与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尽管是一个如厕难的问题,但广州市部分政府却积极回应了广大市民的呼声,选择开放本部门的厕所供社会大众免费使用,这当然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与意识的不断强化。
第二,政府的这一举措反映了近来政府改革的一般方向,即更加的开放化、透明化与亲民化。作为人民利益的服务者与保障者,政府应当以更为开放的胸怀、更为透明化的机构运作以及更为亲民化的行为举措来面对人民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广州市部分政府机关的这一做法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三,缓解了市民如厕难的社会问题。这是本次政府举措的最为直接的社会意义。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着市民如厕难的老问题,但是政府部门的厕所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开放政府厕所,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市民如厕难的社会问题。
第四,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其余政府机关开放厕所,进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型做了良好的表率。广州市这44家政府机关在办公期间向社会免费开放厕所从数量上讲,并非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数字,但是,其意义并非在于数字,而在于其内部蕴含的社会示范价值。换言之,作为一次政府解决市民如厕难这一问题的尝试,部分政府的这种行为一方面为其余政府机关开放厕所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同时也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地方政府在政府职能转型等方面做了良好的表率。其意义不可低估。
尽管如此,但我们也要注意,要真正解决市民如厕难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开放几家政府部门的公厕是不可能实现,而应当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第一,城市规划应当走在前面。在城市规划与布局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公共厕所的建设放入其中。这就要求杜绝公共厕所建设滞后的现象频繁发生,同时重视残疾人、老年人专用厕所、特殊设备的建设;另外要注意男女比例,适当提高女性公共厕所的面积与比例。
第二,中央地方的财政投入应当跟进。公共厕所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应当切实加大财政力度的投入,在城市市区尤其是人口、人流量密集点扩建、新建公共厕所。
第三,实现绝大多数政府公厕的开放。要真正解决这一市民如厕难的问题,仅仅44家政府机构开放厕所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政府而言,开放公厕实属举手之劳,并没有额外的支出与投入,同时还可以拉近政府与市民群众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因此,除却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的政府部门之外,应当实现绝大多数政府公厕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