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文是令多数考生感到吃力的一种题型,而其中最头疼的莫过于怎样“凑字数”?这里考生所谓的“凑字数”其实主要是指论证部分内容的充实。关于论证的方法,为大家所熟知的已有很多,包括举例论证法、数据论证法、反面论证法、理论论证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都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就每种方法自身而言,也有一定的单一性。所以在本文中,将谈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经典论证法。下面就一道真题为例:
例:【2012年国考地市级】
“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经过审题知道,这需要写一篇以防灾为主题的大作文,结合材料的内容可以拟定“有效应对灾害,人防必不可少”这样一个总论点,在接下来的分论点中可以谈具体如何做好人防工作,可拟定三个分论点如下:做好人防,需增强防灾意识;做好人防,要丰富防灾知识;做好人防,应提高防灾能力。关于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拟定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这里不做详述。
在大作文中,每一个分论点需有一个段落用来对其进行论证,下面重点来谈如何运用“经典论证法”来论证分论点,也即充实这一段的内容——“凑字数”。以第二个分论点“做好人防,要丰富防灾知识”为例。
现状:既然谈到要丰富防灾知识,那么在现实方面,一定存在着群众已有的防灾知识匮乏以及没有及时更新的状况。所以,首先可以陈述群众防灾知识方面的这些现状。同时,这里也可以结合举例论证法,如:以往在应对地震的知识中包含一条躲在桌子正下方,而近几年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这一条知识已经更新为躲在桌子的侧面,因为在房屋坍塌后,桌子的侧面将形成一个安全的三角区。但是对于这一知识仍然有很多人并不知晓。
影响:当然如果仅有防灾知识匮乏以及没有及时更新这些问题,而不会因此带来任何影响,那么也就不必丰富防灾知识。所以紧接着就可以谈一下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当灾害真正来临之时,群众不能进行正确及时的自救他救,不仅难以助力救灾工作,更难以避免很多人员和财产的不必要伤亡。由此既可以与上部分的现状保持思路的连续,又可更加突出丰富防灾知识的必要性。
具体对策:接下来就可以谈谈具体有哪些可以丰富防灾知识的对策。这里除了自主提对策,也可以援引材料中的现成对策,如材料2中“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对于这种材料中的现成对策,可以本着“源与材料而高于材料”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完善。如这里的“站台和车厢”都属于“公共场所”,而“播放视频”主要是在“零散的时间”里教会群众一些实用的防灾要领。所以这个对策就可写成“可以通过在公共场所播放视频的方式,帮助市民利用零散的时间,丰富并及时更新必要的防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