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3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地王开发商推高房价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6月22日
 【背景链接】

  开发商市场预期、经营投资策略和地块自身优质特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地王”,这在任何一个竞争性市场都有可能出现。公众面对“地王”应该冷静思考,理性对待。

  “北京土地市场升温,霞光里商业地王溢价169%出炉”;“万科绿地‘抱团\’,54亿元夺上海新总价地王”……2012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土地市场逐步启动供应、优质地块陆续入市,一批“地王”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

  “我们从地价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结论表明:2012年以来市场反映强烈的所谓‘地王\’地块,仅有两宗成交单价超越了2007年以来所在城市的历史高值,可以称为‘地王\’地块,其余地块均不符合判定标准。”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的一番话,提醒公众要理性面对“地王”现象。

  “地王”的判断标准并不统一

  由于被视作表征土地市场热度的重要信号,且自身具有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特点,“地王”一词时常被媒体使用,并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然而相关信息表明,媒体常用的“地王”一词,内涵和判断标准并不明确和统一,迄今也尚无权威的观点予以解答。

  根据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的统计,媒体使用的“地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从价格形式上看,包括成交总价最高、楼面单价最高、楼面地价最高;从时间跨度上看,分为本年度最高、半年度最高或某一历史时间段内最高;从区域范围上看,可以分为县级行政区内最高、地市级行政区内最高、全省最高、全国最高;从用地类型上看,又包括住宅、商业、工业,甚至细分至某类建筑形态。

  “根据上述分类使用的情况来看,不少出让土地都有较大可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地王\’,使得‘地王\’一词对合理判断市场的意义大打折扣。”赵松表示。

  伪“地王”让市场信号失真

  “‘地王\’在渲染市场气氛,提高视觉冲击力,从而达到宣传效果的同时,却因其多重标准致使伪‘地王\’频现,导致市场信号失真,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市场预期。”因此,赵松认为,应明确“地王”的判断标准和方法,规范使用“地王”内涵,以便准确传达市场信息。

  通过对大量成交地块信息的整理和总结,赵松认为可将“地王”的标准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宗地成交总价超过历史同类用途宗地最高成交总价,或者楼面单价超过历史同类用途宗地最高成交楼面单价,则可认定该宗地为该区域内的“总价地王”或“单价地王”。

  “其中,时间段可选择以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至今为限,也可用某段经历了‘兴起—成长—成熟—衰退\’的土地市场周期为限;区域以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为界限。其余宗地不建议用‘地王\’表述。”赵松解释说。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