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第二章知识十五基础预习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6日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经济法基础》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知识点十五、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一)经济补偿的概念

  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是指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依法应给予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也称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区别:

“三金”    适用条件    性 质    支付主体 
经济补偿金    (1)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终止
  (2)劳动者无过错 
  法定(无过错,无惩罚性)    用人单位 
违约金    (1)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和竞业禁止的规定
  (2)劳动合同中有违约补偿约定 
  约定(有过错,具有惩罚性和赔偿性)    劳动者 
赔偿金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自己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害    法定或约定(有过错,具有惩罚性和赔偿性)    二者之一 

  (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易出选择题)

  【提示】共9项,其中1-4项与劳动合同解除有关,5-8项与劳动合同终止有关。

  1.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和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符合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

  7.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其他情形。

  (三)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经济补偿,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并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1: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公式2: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公式3: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