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期是指银行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已达到饱和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银行产品已被客户广泛接受,销售量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但这一阶段的成本费用较少,所以银行的利润较稳定。另外,这一阶段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仿制产品层出不穷,价格战与促销战也愈演愈烈,最后可能引起银行利润的下降。
(4)衰退期
衰退期是指银行产品已滞销并趋于淘汰的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替代产品,许多客户减少了对老产品的使用,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价格也大幅下跌,银行利润日益减少。
4.定价策略
公司信贷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贷款利润的高低与贷款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贷款价格高,利润就高,但贷款的需求将因此减少。相反,贷款价格低,利润就低,但贷款需求将会增加。因此,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既能为银行取得满意的利润,又能为客户所接受,是商业银行公司贷款管理的重要内容。
(1)贷款定价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的四大原则:①利润最大化原则;②扩大市场份额原则;③保证贷款安全原则;④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2)贷款价格的构成
一般来讲,贷款价格的构成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
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它是贷款价格的主体,也是贷款价格的主要内容。银行贷款利率一般有一个基准水平,它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相关的法令规章、资金供求状况和同业竞争状况。
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客户而客户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也就是说,银行已经与客户签订了贷款意向协议,并为此做好了资金准备,但客户并没有实际从银行贷出这笔资金,承诺费就是对这笔已作出承诺但没有贷出的款项所收取的费用。承诺费作为顾客为取得贷款而支付的费用,构成了贷款价格的一部分。
补偿余额是指应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
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银行在决定给客户贷款后,为了保障客户能偿还贷款,常常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性条款。附加条款可以是禁止性的,即规定融资限额及各种禁止事项;也可以是义务性的,即规定借款人必须遵守的特别条款。附加条款不直接给银行带来收益,但是可以防止借款人经营状况的重大变化,给银行利益造成损失,因此,它可以视为贷款价格。
5.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8项:①贷款成本;②贷款风险程度;③贷款费用;④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⑤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⑥贷款供求状况;⑦贷款的期限;⑧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
6.公司贷款定价基本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是定价的基础,在给企业贷款时,价格制订者要考虑筹集资金的成本和营业成本。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对贷款作出客户可以接受、银行有利可图的价格。任何贷款的利率都是由四部分组成。
①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要通过吸收存款、对外举债等途径,筹集资金,同时要支付客户利息等报酬,这就是银行的集资成本。
②银行非资金性的营业成本。这部分成本主要包括贷款人员的工资以及在发放和管理贷款过程中发生的耗材和设施成本。
③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银行通过经营风险、转化风险、吸收风险达到获利的目的。贷款有很多种不稳定因素,银行必须得到不稳定因素的风险补偿。
④要为银行股东提供一定的资本收益,就必须考虑的每笔贷款的预期利润水平。
因此,贷款利率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贷款利率=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要求的补偿+银行预期利润水平
(2)价格领导模型
就银行本身而言,它是个复合型产品行业,要在各种业务之间分摊营业成本有很大的难度;另外,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考虑市场竞争因素的定价方法是不太可行的。价格领导模型就是为了克服成本加成法的诸多局限而出现的一种定价方式。
①优惠利率,即银行对信誉好的客户制定的基准利率,也称参照利率。它是由银行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预期利润所构成。
②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
③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7.银行公司信贷产品定价策略
对银行产品的定价,至少有三个目标:产品如何能够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和占有率;利润如何转化,即盈利。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定价策略:
(1)高额定价策略
高额定价策略是指在产品投放市场时将初始价格定得较高,从市场需求中吸引精华客户的策略。该策略可以帮助银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收回投资,降低经营风险。但它要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即使价格高也可以拓展很多重要客户。
②银行要对产品的优点和性能大力宣传,做好广告营销,使客户尽快地、全面地了解该产品,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认知度。